黨的十八大勝利閉幕后,十八大代表的責任并沒有因此卸下。昨天上午,十八大代表馮亞麗在紹興圖書館以自己的親身體會,作了一場生動的報告,吸引了全市工會系統300多名職工前來傾聽。
“浙江省十八大代表共有50名,作為浙江省民營企業唯一的黨代表,我對這次會議感觸頗深。”馮亞麗說,本次黨代會有34位“兩新組織”代表(其中新經濟組織中的民營企業24位),比上屆17位多了整整一倍。“此次黨代會上的民營企業家代表名額的大幅提升,體現出我國民營企業的政治地位得到了提升,讓我們民營企業精神更加振奮。”
除了激動,十八大帶給馮亞麗的還有信心。馮亞麗說,十八大報告提出了“舉什么旗,走什么路”的問題,提出“不走老路,不改旗易幟”,給廣大民營企業家吃了一顆“定心丸”。十八大強調要毫不動搖地鼓勵、支持、引導非公經濟發展,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,公平參與市場競爭,同等受到法律保護,必將為廣大民營企業創造更加公平的競爭秩序,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,帶來更好的發展前景。
馮亞麗介紹說,浙江作為民營企業大省,十年來,民營企業數量從2002年的20余萬戶發展到2011年底的72萬戶;生產總值從2002年的5000多億元增長到2011年底的1.99萬億元。浙江企業歷來重視創新發展,務實的創業精神使浙商生存下來,強烈的創新意識使浙商發展起來。
作為海亮集團董事長,馮亞麗對海亮的發展也深有感觸。她說,經過20多年的發展,海亮集團現已發展為以銅加工、金屬貿易、有機農業、節能環保、能源礦產、基礎教育、股權投資、房地產為主體的國際化大型民營企業集團,綜合實力位居中國企業500強第157位、中國民企500強第17位,今后同樣需要進一步加快發展。
馮亞麗認為,海亮今后的發展仍然離不開黨建。她說,“發展強”離不開“黨建強”,聽黨話、跟黨走,看綠燈、走正道,是企業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。今后,海亮集團將繼續把黨建作為“指南針”,形成雙聯雙引、雙培雙推、雙帶雙促、雙傳雙創、雙思雙愛的“五雙”特色。
作為一名黨代表,馮亞麗也深深感到了肩頭的責任。“十八大報告中首次提出‘到2020年,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’的新指標,那么,我們海亮能不能實現翻一番?”馮亞麗說,要實現這個目標,海亮集團員工的平均工資也要從2010年的3.8萬元提高到2020年的7.6萬元~8萬元甚至躍上10萬元,這需要海亮不斷提高企業效益才能實現。
據悉,這些年海亮集團在履行社會責任上投入頗多。2002年,海亮成為浙江省首家推出“失信賠償”的民營企業。自企業成立以來,海亮已累計為社會公益事業捐贈2.01億元。海亮集團還投資1.3億元為員工建造高標準、高檔次的海亮花園生活社區,每年培訓員工4500人次。
談到期待,馮亞麗說,十八大召開,將加快民營經濟、特別是小微企業的發展,進一步暢通民間資本進入壟斷領域的渠道,提供更加公平的發展環境,進一步激發民營企業的經濟活力、創新能力和發展動力。
(來源:浙江在線)